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部,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,历史悠久,这里依山傍海,八山一水一分田,古诗“四季有花常见雨,一冬无雪却闻雷”说的就是福建泉州古城四季如春,气候宜人。
樟脚古民居村落,位于泉州市泉港区、惠安县与莆田市仙游县三区交界处的樟脚村,从324国道泉港区段朝阳公路往里走三四公里,经过蜿蜒盘旋的山路,就到了涂岭镇樟脚村古民居村落。村里人说,村子里有一株年龄为700多年的大樟树,人爬到树上俯瞰,村子就如同在脚下一般,樟脚村故此得名。古城的风貌很独特,处处散发着“古早味”,老辈人在这里每天兢兢业业、勤勤恳恳,依然过着淳朴的“面朝黄土背朝天,一说一笑一整天”的日子,用老辈人的话说“现在下地种田,不仅仅是一分收获的期盼,而是作为守村人、守业者一份技能的传承”。当然古村落里的“古早味”还蕴含着风景迷人,这里以“石头厝”出名,所砌山石,形状不一,色彩鲜艳,古香古色,堪称一绝,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。除了人文景观,这里每年的游板凳火龙灯、跳火堆、高甲戏等各类民俗活动同样十分吸睛户外拓展,每当夜幕降临时,古城村落不再寂静,家家户户欢乐的笑声亦能相映成趣。
2024年9月,泉港区局(分公司)组织旅游终端客户参观乡村振兴体验馆。陈建彬供图。
近年来JN江南,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,国家大力倡导发展乡村振兴,而传统村落作为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优秀基因,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,也寄托着人们浓厚的乡愁,保护传统文化和促进乡村振兴双轨交融并举,共同发展,为当地人们欣欣向荣的生活,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。樟脚古民居村落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新人,人群中有的慕名而来投资创业,农家乐、游乐园、团建基地接踵而至;有的带着新设备,化身自媒体,在每个乡间角落在线直播、拍摄vlog短视频记录美好生活;有的利用节假日时间,带着一家老小走在田间,走进景中;当然,更多的是原来外出就业的本村年轻人回乡创业,助力家乡发展。村落入口处轩悦食杂店,店主孙惠彬就是原来外出就业现在回乡创业者之一,他经营的零售小店近年来在泉港区烟草专卖局(分公司)的支持与指导下,悄然间化身农色终端小店,为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与温馨服务。
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,樟脚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,道路、水电、网络等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,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基于这个契机,泉港区局(分公司)面向当地零售商铺推出旅游营销活动,紧抓发展风口,助力乡村与零售商铺实现新发展。旅游营销的风口为樟脚村带来了更多的曝光机会JN江南,通过社交媒体、短视频平台等新兴渠道,樟脚村的美丽风光和独特文化先在同业人群中小众传播并持续发酵,由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体验。村落的另一端。农家乐、户外拓展基地操办起来了,企业户外拓展、党建学习交流场所因此迎来了新一波人群,旅游元素越来越浓厚,金钟潭、情人谷等景点也逐渐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。随着“山海泉港 福来福往”主题元素的不断植入,泉港区局(分公司)借机推出旅游终端门店改造,轩悦食杂店等10余户客户成为第一批建设对象,他们一边筹划着门店软硬件升级改造,实现“普通终端焕新颜”,另一方面积极响应区文旅举办的“全城寻章”等各类主题营销活动。在乡村振兴政策的大背景下,越来越多的零售户转型升级,发展成为海丝新晟流通终端、农网终端和一般现代终端JN江南,实现了经营跨越式发展。据统计,农网终端的数量从最初的几家增长到了几十家,现代终端的覆盖率也从不足30%提升到了70%以上。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零售户的经营水平,也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、优质的服务。
2024年11月,泉港区局(分公司)组织部分终端客户开展户外拓展活动。陈建彬供图
借助大数据分析和游客反馈,在地方政府与烟草公司的双重加持下,樟脚村的卷烟经营商铺实现了良好的发展,助力当地村落游客数量的显著增长,游客从最初的每天几百人增加到数万人,实现了从百到万的跨越式发展。同时随着一批又一批商铺不断投入资源,终端消费体验得到了进一步进阶,古城也走起了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新步伐,目的是形成链条式服务,展现旅游终端特色服务印象,达到“聚是一团火,散是满天星”的效果。智能支付系统、线上预订平台等使得游客不仅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,还能参与各种民俗活动,感受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,也可以更加便捷地规划行程和消费,极大地提升了旅游体验。
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,这里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。古城在保留传统的同时,仍在积极拥抱新时代,展现新风貌。无论是古色古香的石头厝,还是新兴的农家乐和旅游终端,这里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一个古老村落的新故事。(陈建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