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鲁网·闪电新闻12月5日讯12月5日,枣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“聚焦职工急难愁盼问题 做好职工帮扶救助工作”新闻发布会。市总工会党组成员、副主席李杰,市总工会党组成员、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周琴,市总工会权益保障与法律工作部部部长、四级调研员刘凡荣,市总工会组织与基层工作部部长王琨和市中区总工会党组成员、副主席王晓琛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。市委宣传部新闻二科科长褚苗主持。
周琴在发布会上介绍,近年来,枣庄市总工会聚焦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职工帮扶救助工作,全力保障困难职工基本生活,不断提高职工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搭建平台,夯实工作基础。开展建会入会突破行动。以实施“扩面强基”行动为抓手,不断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,推动更多困难职工群众融入工会“服务圈”。截至目前,我市已建立工会组织6689个,实名采集会员46.86万人。加强困难帮扶实体化阵地建设。市、区(市)建有7个标准化职工服务中心,建立健全人员队伍、工作制度、经费保障等各项机制。各中心设有困难帮扶、就业服务、职工来访、法律援助等服务窗口,为职工群众提供直接、快捷、方便的工会帮扶服务。实现困难帮扶智能化线上服务。困难帮扶工作模块链接全国总工会“职工之家”APP和省总工会“齐鲁工惠”APP,对服务清单实行集成宣传,实现生活、医疗、助学、送温暖、法律援助等帮扶项目政策智能问答、救助申请在线办理。
分类救助,开展精准帮扶。建立分级分类帮扶救助制度。落实落细深度困难、相对困难、意外致困档案分级管理制度和生活救助、医疗救助、助学救助分类帮扶制度,实行梯度帮扶。严格把关建档条件、救助标准和审核程序,按照“先建档,后帮扶,实名制”和“依档帮扶、因困施助”的工作要求,健全与残联、民政、交通户外拓展、不动产登记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,确保帮扶对象信息准确,资金使用规范。实施困难职工档案动态管理。帮扶救助工作联系人定期入户走访困难职工家庭,掌握困难职工家庭情况,及时更新档案信息jn江南体育,确保困难职工精准识别、有进有出、动态管理。今年通过信息核对入户核查动态调整困难职工档案73人次。开展多样化精准帮扶。对全市在档困难职工,根据不同帮扶对象的致困原因和脱困需求,“一户一策”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和帮扶计划。同时,加大一般困难职工“送温暖”工作力度,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工会走访职工9.6万余人次,“送温暖”覆盖职工2.1万余户,提供资金帮扶、就业帮扶、技能提升帮扶8034人次。
多措并举,提高帮扶实效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。为最大化帮扶救助困难职工家庭,市总工会多渠道筹措专项帮扶救助资金,通过全总项目平台申报艰苦岗位一线职工支持、生活必需品供给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体检等创新性项目,争取上级财政资金389.74万元,全部用于职工帮扶救助工作。创新帮扶方式。积极推进帮扶方式由“输血”型向“造血”型转变,通过开展工会创业就业援助、技能培训、职业介绍等活动,为困难职工送政策、送岗位、送知识、送技能,着力提高困难职工的脱困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。今年以来,举办就业招聘活动37场次,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。提供多元服务。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服务工作,持续推动开展“资金+服务”帮扶救助新模式。联合市工友创业联盟、市劳动关系促进会、市心理协会等社会组织,发放帮扶政策宣传册23500余份,提供法律服务2600余人次,提供心理服务3600余人次。
打造工会驿站,提供暖心服务。聚焦外卖送餐员、快递员jn江南体育、网约车、环卫园林工人等户外劳动者,拓展工会驿站服务功能。坚持在职工相对集中的地方选址建设,融入红新驿站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邮政网点等共同建设,探索形成“工会示范建、地方联合建、融入共同建”的模式。在满足“基本功能”的同时,开展流动体检进驿站、送文化到一线、“身边榜样”宣讲等活动,提供定制化服务。对站点门禁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,职工可通过“齐鲁工惠”APP扫码进入,或通过身份证、人脸识别入场,极大提高了站点使用率。目前,全市共建设驿站232个,其中省级示范性工会驿站7个,年内联合医疗机构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免费体检服务2900余人次jn江南体育。